生意社1月5日訊
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:
產業調整持續發展
行業的發展需要依靠每一個企業的進步,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及全社會的環境!
過去的2010年,棉紡織行業度過了為不平凡的一年。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,棉紡織行業在向好的趨勢發展,部分指標創造出歷史水平。但影響發展的因素仍將長期存在。棉花價格高位運行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日創新高,棉紡織行業正在承受多方壓力和風險。行業的發展需要依靠每一個企業的進步,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及全社會的環境。
展望2011年,棉紡織行業仍將面臨復雜多變的環境,不確定性因素仍將長期存在,我們有堅定的信心,以國家宏觀政策為指導方向,以《紡織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為目標,在大家的共同關心和支持下,團結全行業的一切力量向棉紡織強國邁進。
中國化纖協會會長端小平:
提升綜合競爭力
面對愈加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日趨嚴峻的競爭形勢,轉型升級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。
剛剛過去的2010年,是化纖工業“十一五”的收官之年,是落實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關鍵之年,也是“十二五”規劃的謀劃之年;w全行業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,取得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引人注目的成績:化纖產銷穩定增長、出口快速恢復、利潤大幅增加、運行質量持續好轉,為化纖工業“十一五”發展畫上圓滿的句號。
5年來,化纖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,堅持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,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。突出表現為技術進步明顯加快,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;碳纖維、芳綸、聚苯硫醚等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;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逐步強化,并已取得明顯成效。但行業仍存在著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,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、產業結構不盡合理、總量發展存在結構性不均衡、資源與環境約束日益趨緊、營銷體系與品牌建設滯后等方面。
未來的5~10年,是化纖行業轉變發展方式、強化自主創新、提升產業競爭力、實現由化纖生產大國向化纖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。特別是“十二五”時期,面對愈加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日趨嚴峻的競爭形勢,轉型升級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;w行業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,以科學發展觀統攬行業發展全局,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,以科學發展為主題,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,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主攻方向,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大力推動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化纖產業,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纖維、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的研發和產業化,強化節能減排、推動環境友好、循環經濟發展,加強產業鏈協調發展與合作,提升我國化纖工業的綜合競爭力。
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:
消費促進需求
毛紡行業發展面臨來自兩方面的挑戰:一是毛紡原料價格高,二是消費者對于毛、絨纖維的關注度低。
毛紡行業關注的主要是天然動物纖維,羊毛是其中重要的纖維。毛紡行業發展面臨兩方面的挑戰:一是毛紡原料價格高帶來的挑戰。羊毛原料生產成本高,羊毛的生產需要牧民進行規模飼養和科學管理,同時對于天然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。因為好的天氣有利于牧草的生長,進而有利于羊的飼養和羊毛質量的提高。另外,這些毛紡用纖維生產中還受到肉價、糧食價格的影響。羊毛等毛紡用纖維因為生產過程復雜,生產成本較高。近年來,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,羊毛等原料資源呈現出產量下降的趨勢。二是消費者對于毛、絨纖維的關注度低。隨著化纖等產業的發展,羊毛、羊絨等纖維在價格方面的劣勢進一步顯現。
為解決毛紡產業發展的問題,在工業加工方面,我們應該加大技術進步力度,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,提高毛紡產業的創新力,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。另外,毛紡行業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發展的驅動力,生產出更加適合消費者并且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毛紡產品,以消費需求促進產業創新,帶動毛紡原料的發展,從而保證整個產業鏈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。
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:
從麻紡大國走向強國
麻紡行業要抓好技術設備、產品結構調整、擴大內需、清潔生產、原料品質五方面的創新。
2011年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開局之年,也是中國麻紡行業進入春天的時刻。我們堅持以科技、品牌、人才、持續發展為抓手,推進全國麻紡織行業由大國向強國的轉變。
概括地說,抓好五方面的創新:一是麻紡織行業的出路在于技術設備上的創新。通過改造提升苧麻、亞麻、黃麻等企業技術設備自動化水平,提效率,促進減少用工。二是麻紡織行業的亮點在于調整產品結構上的創新。轉變生產方式,弘揚麻紡織衣著時尚特色,創建品牌,延伸產業鏈和生產附加值高的終端產品。三是麻紡織行業做強在于擴大內需市場上的創新。抓好2011年秋季中國哈爾濱麻紡織《論壇》和《精品展覽》等宣傳促銷活動。經過5年努力,爭取使內外銷比例各占50%。四是麻紡織行業的根基在于清潔化生產上的創新。應用先進環保脫膠技術,做到生產須低碳節能。五是麻紡織行業潛力在于原料品質上創新。抓緊12家農業產業化原料種植基地建設,總結推廣先進經驗,擴大國產原料種植面積。
“十二五”中國麻紡織行業前景廣闊,但任務重、要求高、責任大。我們堅決以更加奮發昂揚的精神面貌,讓中國麻紡織行業在開放中壯大。
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弋輝:
即將迎來新春天
繭絲綢行業是我國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。“十二五”是我國繼續向“絲綢強國”邁進的關鍵期。
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絲綢生產國,生絲和坯綢產量和貿易量穩居世界,真絲印染綢、絲綢服裝及制品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。特別是蠶絲和坯綢等原料性商品已經成為市場價格走勢的重要產品。
蠶絲是純天然可再生蛋白質纖維,素有“纖維皇后”和“人體肌膚”美稱,不僅具有輕柔、飄逸的外觀,更具有護膚、保健的內在品質,具有其它纖維無法比擬的優點,而且絲綢制品歷來就是典雅的象征。目前,絲綢纖維用量在紡織纖維總量中僅占0.2%左右,發展潛力巨大,尤其是隨著全球石油能源的日益緊缺、人口的增加、生活水平的提高、消費意識的改變,天然纖維產品的需求將會有較大增長。近年來,以蠶絲被、絲綢內衣、絲綢時裝、絲綢裝飾品等為代表的更多具有天然、綠色、功能性新產品得到不斷開發,絲綢纖維內在優勢逐步得到現代人的重新認可,完全符合當今“綠色消費”潮流,而擁有13億人口的絲綢內銷市場更是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,古老的中國絲綢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。
繭絲綢行業是我國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。“十二五”時期是絲綢工業深化調整升級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,也是繼續推進我國由“絲綢大國”向“絲綢強國”邁進的關鍵時期。堅持科學發展觀,以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的行業經濟為目標,推動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,是新時期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。為此,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,通過加強自主創新和“產、學、研”聯合,加快調整絲綢產品結構,夯實產業基礎;要依靠科技進步,加快提升行業技術水平,推進產業升級;要加強桑蠶繭絲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,提高絲綢產品附加值,不斷拓展絲綢產品消費領域;要不斷開辟國內外市場,進一步增強我國繭絲綢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出口創匯能力,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。
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出處“中國紡織網”
編輯:沉沒東木
|